创下最长纪录的美国联邦政府“停摆”,终于要走到终点了。据美媒9日报道,美国国会参议院已就结束联邦政府“停摆”达成一致。作为交换,共和党同意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相关补贴条款。但参议院民主党的妥协也引发了众议院民主党的不满。

政府“停摆”给美国带来的伤害是巨大的。短期来看,在本轮政府“停摆”开始后,约有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护照办理、食品安全检查等数百项政府服务陷入瘫痪;医疗系统出现连锁反应,国立卫生研究院停止接收新患者,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突发疫情监测中断;多地低收入家庭营养补助面临断供,4200万民众的食品券停发……
更严峻的是长期结构性损伤正在显现。司法部、财政部等关键部门出现人才流失潮,特朗普政府借“停摆”推进的永久性裁员计划,更将削弱政府长期治理能力。金融市场也已拉响警报,国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四十年来最严重倒挂,标普500指数波动率飙升至疫情以来新高。种种不确定性,让信任危机愈演愈烈,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警告,政府信用受损可能触发美元资产重新定价。
“停摆”虽会结束,但混乱不会有终局。这场“停摆”闹剧,折射出美国政治生态的三重深层病变。首先,政治极化演变为“否决政治” ,两党制衡机制从“共识导向”异化为“为反对而反对”。联邦政府“停摆”这套机制源于美国1974年的《国会预算和扣留控制法》,其本意是在联邦政府所有开销都要经国会审批这一大前提下,对联邦政府的资金需求方案无法在国会通过这类特殊情况所做的规定。而如今,这一机制已然沦为两党斗争的工具。共和党将“停摆”视为精简政府规模的契机,民主党则把医疗补贴作为“人道主义盾牌”。而这样的场景,又何止出现在预算审批上?从内阁任命到大法官提名,从移民问题到救灾减灾,不同党派不断为各自利益争斗,甚至不惜为此牺牲国家和人民利益。
其次,选举利益彻底压倒国家利益。本轮“停摆”恰逢2026年中期选举预热期,两党都将危机作为政治表演舞台。共和党攻击民主党“绑架民生”,民主党鼓吹“医保保卫战”,却无人真正关心联邦雇员家庭艰难度日的现实。“停摆”沦为纯粹的政治作秀,美式民主的公共性已被掏空。
最后,宪法机制陷入功能性衰竭。从2013年奥巴马医改引发的16天“停摆”,到2018年边境墙争议导致的35天“停摆”,再到本次创纪录的僵局,美国政府“停摆”频率和持续时间呈恶化趋势。这暴露出《反赤字法》《国会预算法》等早年看似完美的制度设计,已无法适应当前极化政治的现实环境。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超越简单的预算纠纷,成为测量美式民主生命体征的心电图。当国家治理沦为两党博弈的筹码,当民生福祉成为政治豪赌的赌注,制度“神话”也就彻底崩塌了。这场持续40多天的瘫痪警示世界:一心搞对抗和称霸、无心自我变革修复的政治,终将在内耗中走向衰竭。
作者:赵骁,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
点击进入专题: 美政府时隔近七年再“停摆”(责任编辑:万盛区)
”正在北大读大三的以色列人高佑思谢绝了《三声》(ID:Tosansheng)让他用英文回答问题的好意。...[详细]
第一步,它会选择两个随机点作为初始值。...[详细]
五、网站用户体验 搜索引擎在排名过程中,特别是前两页的排名都是根据用户体验度进行排名,因此用户体验依然是网站优化最核心的技术点。...[详细]擦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 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
阿里文化是狼性十足的文化,有些部分是我初出社会还不能接受消化的,但以下这些却是我最实在真切的感悟。...[详细]
餐饮不是一次性众筹就完毕,需要持续投入 实物众筹更像是订单式生产,先有需求,再按需定制,因为众筹的资金相当于预交了生产的费用,众筹发起人没有任何的经济压力。...[详细]
但在历经艰辛后,现在我懂得要万分认真地对待每一次收购,就像人在经过雷区时要小心翼翼一样,否则你就会遭遇失败。...[详细]
如今负债累累,这些钱和人情债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并不想说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所以我就有资格叫苦,路是自己选的,再辛苦也要撑下去,我的债务、我的团队,像爬在陡峭的山峰时的拐杖一样支撑着我的身体和信念。...[详细]青海省颁布涉企信息归集管理办法 有效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应用提档升级
一个在某一个领域具备“专业主义”价值的人可以成为一个认知盈余者分享者,出售自己关于某个专业领域的认知,集聚一定的粉丝,获得一定的群体话语权,就有可能收获其应得的利润与回报。...[详细]
【TechWeb报道】4月1日消息,P2P借贷平台信而富(ChinaRapidFinance)周五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IPO(首次公开招股)招股书,计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详细]
不久,投入市场的成品油便供过于求。...[详细]